国内股票杠杆平台
基于区域规模效应,宏信超市逐步从C端零售生意延伸至B端批发生意,还试图通过预制菜业务勾勒出第二条增长曲线。
作者:许诚浩编辑:吕鑫燚出品:零售商业财经ID:Retail-Finance
继物美冲击上市后,时隔三年又一家零售企业向资本市场发起猛攻,这次故事的主角是偏安一隅的“宏信龙”品牌(以下简称“宏信超市”)。
除江苏消费者熟知外,宏信超市的市场知名度并不高。毕竟,成立19年来其始终未走出江苏省,甚至大部分门店都落点在扬州市。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18日,宏信超市在江苏省经营51家超市及109家便利店。其中,49家超市及108家便利店位于扬州市,两家超市及一家便利店位于泰州市。
在扬州稳扎稳打多年,宏信超市已具备一定的区域影响力,据招股书数据,按销售额计,宏信超市于2023年在扬州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9.1%。在江苏中部地区,2023年在该区域超市运营商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2.3%。
招股书显示,宏信超市近三年年营收分别为14.3亿元,13.29亿元,14亿元;近三年净利润约为3508万元、5106.5万元、5160.2万元。
图源:招股书国内股票杠杆平台
营收利润双增的背后,基于区域规模效应,宏信超市逐步从C端零售生意延伸至B端批发生意,甚至其触角还延伸至预制菜赛道。在打通C端+B端业务闭环的基础上,宏信进一步夯实在当地的竞争力。
不过,尽管宏信超市在扬州市处于“第一梯队”,但在业内宏信超市并未能跻身“百强俱乐部”。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连锁百强和中国便利店百强名单,宏信超市旗下所有零售业态均不在列,此前也未曾上榜。
尚未能全国规模化布局的宏信超市,仍固守扬州老家,那它究竟有什么底牌能撬开港交所大门?
01核心零售业务收入下滑三年闭店240家
“找钱”,或是宏信超市上市的最大诉求,毕竟现在其面临着扩张与财务压力之间的双面冲击。
宏信超市于2005年正式成立,其核心业务包括零售、批发、租赁、供应及销售餐食。其中主要收入来源为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两大业务收入占比为98.7%。
零售业务以“宏信龙”为主品牌,经营超市及便利店。批发业务主要向经销商及其他零售商(包括其他超市及便利店经营者以及餐饮经营者)销售粮油、食品及其他产品。
图源: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