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需以《哪吒2》为契机,从‘政策优惠洼地’转向‘产业创新策源地’。”在近期召开的成都市两会上,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青联副主席、成都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会长彭肖肖针对成都动漫影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多项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她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成都在借助《哪吒2》在内的爆款影视IP吸引全球人才方面潜力巨大,但当前政策与产业生态存在短板,需系统性解决。
政策优化:打造国际化、精准化的影视产业政策环境
彭肖肖关注到了成都影视产业政策现存的问题。她指出,目前成都的税收优惠、项目补贴比例相较于青岛、厦门等城市存在明显差距,且申报流程烦琐,缺乏针对中小创新团队的扶持。此外,国际化人才配套政策的缺位也限制了外籍人才在蓉的发展,如签证便利度、跨境薪酬结算等方面尚未打通。
针对这些问题,彭肖肖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她建议成都市加大税收优惠和项目补贴力度,简化申报流程,降低中小创新团队的进入门槛。同时,她呼吁政府出台更加国际化的配套政策,提升外籍人才在蓉的工作和生活便利性。例如,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优化跨境薪酬结算流程,为外籍人才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此外,彭肖肖还提出了设立“后期制作免税区”的构想。她建议在天府新区设立国际特效企业聚集区,对进口设备实行零关税政策,并对企业前三年的增值税给予全额免征。这一举措旨在吸引更多的国际特效企业入驻成都,提升本地后期制作和特效水平,进而推动整个影视产业链的升级。
在全球化品牌营销方面,彭肖肖建议成都市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品牌形象。她提出启动“蜀光计划”,每年遴选20名海外青年电影人,提供100万元创作基金,并要求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三星堆、川剧等成都元素。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成都影视作品的国际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的全球人才关注成都、落户成都。
产业升级:构建完善的影视产业链与国际化人才生态
在产业升级方面,彭肖肖强调了构建完善的影视产业链的重要性。她指出,目前成都的后期制作、特效、虚拟拍摄等高端环节仍然依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本地缺乏头部企业。同时,影视基地硬件滞后,未形成类似青岛东方影都的LED虚拟拍摄棚、全流程工业化配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彭肖肖建议成都市加大对本地影视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在国际化人才生态构建方面,彭肖肖强调了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要性。她呼吁政府加大对海外人才引进的力度,这样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彭肖肖还提出了设立影视投资风险补偿金的建议。她指出,为了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投资风险补偿金,对票房低于预期的合规项目给予30%的成本补贴。
在她看来,成都市要通过技术革命重塑全球影视生产版图。唯有将蜀地文化基因注入工业化体系股民配资炒股交易,才能实现从“网红城市”到“世界级影视枢纽”的跃迁。